团情聚焦

    团情聚焦

    萤火虫生态文明科普队:用脚步丈量青山绿水 做解锁生态密码的“生科先锋”

    日期: 2025年08月07日 18:57

    浏览次数:

    2025年暑假,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萤火虫生态文明科普小队”赴遵化开展了“践行生态理念,守护绿水青山”社会实践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队员们用脚步丈量大地,以行动践行使命,通过实地调研、科普宣传与建言献策,探寻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点,让绿色理念落地生根。

    走进凤凰山与黄花山的林间,队员们开始了生态调研。循着山林步道穿梭,仔细观察野生植物的生长形态,辨识栖息其间的鸟类与昆虫,在指导老师的讲解中,深入了解不同物种的生长习性与生态功能。采集标本,分工协作,记录下标本鉴定的关键特征。调研间隙,成员们及时写下心得,将实地见闻与生态知识相结合,深化了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水平口湿地公园的生态画卷,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保护的力量。沿生态步道前行,水面清澈,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茂密生长,白鹭、野鸭等鸟类在此栖息。公园通过划定核心保护区、控制人为干扰等措施,让水质已达地表水Ⅲ类标准(根据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2020年河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根据《沙河水平口湿地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遵化市人民政府,2020年))。村民们口中“从环境脏乱到满眼绿意”的变迁,更是湿地保护成果最生动的注脚。

    西铺村与沙石峪村的发展实践,则展现了生态与经济共生共荣的鲜活样本。西铺村传承“穷棒子”精神,在整治村容村貌、保留“穷棒子社”旧址等历史印记的同时,发展红色旅游,实现了“红色文化+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而被誉为“当代愚公”的沙石峪村,从昔日“土如珍珠水如油”的贫瘠之地,蜕变为如今的“聚宝盆”,科技赋能让这里既发展了规模种植,又打造了休闲旅游,让生态优势真正转化成了发展动能。

    调研中,队员们也清醒地看到挑战:部分偏远山区因采矿留下的山体创面,受地形与资金限制,植被恢复进度缓慢,影响着生态链的完整;遵化的葡萄、食用菌等优质生态农产品,因宣传力度不足、销售渠道单一、品牌影响力有限,使生态价值未能充分转化为经济收益。

    为让绿色理念深入人心,实践团在走访时向村民赠送了自制的生态主题标本,既传递着保护意识,也让大家更了解家乡的生态宝藏。同时,队员们耐心普及生态知识,引导村民参与垃圾分类、节水护林,这样面对面地交流,让绿色理念真正走进了群众心里。

    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表示,此次实践让他们将专业知识与生态保护实践相结合,加深了对生态保护重要性的理解。通过在山林间记录生态数据,在村落里倾听民声民意,切实体会到了青年学子助力家乡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担当。此次实践是学子践行生态理念、助力地方发展的生动探索。他们以学识为笔、行动为墨,书写着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青春答卷。

    未来,小队将持续关注,创新传播绿色理念,助力打通生态转化“最后一公里”,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学子也将持续贡献力量。

    地址: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建设北路156号   

    邮编:063000   

    电话:0315-3863089

    ©版权所有:共青团唐山师范学院委员会   

    ICP备案: 冀ICP备05002815号-1     公安备案: 13020302000780

    微信公众号

    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