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共青团中央组织实施青年志愿者服务春运“暖冬行动”以来,今年已经是聊城大学连续承担济南铁路局春运志愿服务工作的第七年。多年以来,校团委将春运志愿服务作为学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品牌活动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载体,春运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热情服务的举动,赢得了铁路职工和千千万万旅客的广泛赞誉。
也许,你已无法描述他们的容颜,但你会记得那一张张笑脸;也许,你记不清他们的名字,但你一定能回味到他们的温暖;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薪金报酬,他们把无私奉献变成躬身实践,他们就是——聊城大学服务春运“暖冬行动”志愿者。
2016年春节将至,聊城火车站内随处可见的归乡人给这严寒的冬天增添了浓浓的年味;寒假刚刚开始,聊城大学20名春运志愿者又再次上岗,为归乡游子送去暖暖的关怀。在这个坚守了七年的队伍中,有沉稳的老骨干,也有活泼的小鲜肉,面孔虽有变化,但真诚的微笑,倾心的服务,始终如一。
归乡之途 寒冬暖
聊城大学服务春运志愿者帮助老年人在火车上放行李。聊城大学团委供图
“阿姨,我来帮您提行李,您抱好孩子。”“您需要到二楼候车,时间到了工作人员会有提醒。”电梯口的志愿者李锋英记不清一天重复了多少次“您好”,更记不清提过多少件大大小小的行李,搀扶过多少位鬓发斑白的老人。每次服务,锋英总是面带微笑,耐心细致,她深知,一声简单的问候有时就是一种宽慰,一次小小的行动,解决的可能是燃眉之急。
当然,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也时常发生着一些不平凡的事。正月初十下午,志愿者宋春莹正站在检票口维持排队秩序,人群中传来一阵骚动,她急忙跑过去发现一名中年妇女摔倒在地上,随后,春莹将其扶起并安置在候车厅。经询问,这名低血糖旅客身边并没有家属的陪同,志愿者们又自发为其买了奶糖、牛奶等食物,最后将她安全送上列车。这件事让志愿者们收获到了众人的赞扬,也让志愿者们更加坚定了志愿服务的信念。因为,尚且稚嫩的他们从中感到了被需要的快乐。他们用爱心点燃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漫漫寒冬的归乡路。
满腔热忱 传万家
寒假,是属于学生的悠闲时光。当大学生们纷纷背起行囊踏上回家路时,可爱可敬的聊大春运志愿者却来到车站助力春运。在归心似箭的春运大军中,志愿者用耐心、诚心为返乡者暖心服务,让回家的路不再遥远。每天从早上的8点半起,售票厅、进站口、候车室随处可见身着蓝色马甲的他们,一张张年轻的脸庞饱含着青春的激情,不知疲倦的服务在春运人潮中。
聊城大学服务春运志愿者在车站向乘客讲解自动售票流程。聊城大学团委供图
“小伙子,过来一下。”在自动售票机旁,志愿者吴文鑫刚帮助一位老人买了车票,又被另一位旅客叫了过去。由于很多旅客还不会使用自动售票机,志愿者必须耐心地为旅客讲解,并为没能买到车票的旅客提供新的出行方案。工作一天下来,他忙得口干舌燥,但文鑫笑言:“忙,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已是寒冬,售票大厅温度很低,但他坚持不戴手套,因为这样能行动快一些,节省旅客的时间。志愿者的工作虽然单调枯燥,但能尽一份绵薄之力,心中感到的是快乐;火车站虽没有家里的安逸,但体会到了不一样的人生,收获了不一样的感动。在这个寒冷的冬季,20名志愿者满腔热忱倾注于志愿服务事业,通过“暖冬行动”让这份爱传向天南海北。
与爱同行 盼团圆
二十天的时间不长,但却邂逅了形形色色的人,志愿者在奉献爱的同时,也是收获了满满感动。一位母亲带着三岁的儿子在接受帮助之后,提醒孩子一定要对志愿者说声谢谢,因为这是一种礼貌,母亲在对志愿者表示感谢的同时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一位异乡人在候车厅枯坐到凌晨,只为能与妻儿、父母早几个小时团聚,90后志愿者们从他坚毅的背影里懂得了家的重量;一群返乡的农民工围坐在一起谈天,有说有笑,饱经风霜的脸上带着即将与家中妻儿团聚的兴奋与幸福。
聊城大学服务春运志愿者在火车站入站口为乘客检票。聊城大学团委供图
当一个满身尘土的男人背着两个袋子急匆匆跑过来让志愿者帮忙买票时,焦急的神情让人不敢怠慢,当顺利取到票那一瞬间他才放松下来腼腆的说了一句让大家为之动容的话:“还好有票,谢谢你们啊,一年没回家了,实在太着急了。”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竟让人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志愿者小宋心里默默的想:爸爸,你是否也在外边买票时遇到困难、你的身边会不会也会有志愿者帮你,愿你也能与爱同行!
“我志愿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春运虽已落幕,誓词仍在耳边回荡。一声声谢谢,一阵阵感动,对于志愿者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和支持,看着南来北往的人群,形形色色的身影,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用自己的一片热忱,贡献一份力量是莫大的荣幸。志愿服务仍在继续,聊大青年志愿者小“蓝精灵”的身影定会伴随这漫长的铁轨一年又一年。(聊城大学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