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分团委、团总支: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并结合 2021 年第十七届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选送优秀团队和作
品,校团委决定开展 2021 年(寒假)社会实践红色专项活动暨
“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专项主题团日活动。现通知如
下:
一、活动主题
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
二、总体思路
各分团委、团总支应充分认识在迎接建党百年之际开展红色
专项活动的重要育人意义和实践功效,要求所辖每一名团员青年
在寒假期间,在遵守疫情防控政策的同时,积极在学校周边或家
庭所在地围绕本活动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并形成相关实践成果。
(一)探寻红色足迹
就近通过重走红色足迹(如红色纪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探寻革命遗址、革命路线、革命建筑等,实地探访红色印迹,传
承红色文化。
(二)追溯红色记忆
就近通过参观中国革命建设历程中英雄人物纪念馆、博物馆
等,在真实的馆陈史料、实物、记载等的展陈中体悟革命之艰辛、
先辈之伟大。
(三)访谈红色人物
通过深度访问、对话所在地健在参战老兵(解放战争、抗美
援朝战争)、革命前辈、先进模范、优秀党员等人物,回望峥嵘
岁月,在红色故事中感悟中共党人的使命初心。
(四)传诵红色经典
通过收集整理、传唱、展映红色经典曲目、红色经典影视等,
并挖掘所在地民间红色艺术元素,辅以一定的创作,形成新的艺
术形式,创作新的文艺作品。在实践中传诵经典,传承红色文化。
(五)继承红色精神
梳理所在地建国以来、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成果,通过重走
故地看新颜、深入乡村看振兴、走进一线看发展,感受我党带领
全国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成就。
(六)开展云主题团课
结合共上“同上一堂课”等形式开展红色“云课堂”主题教
育。
(七)其它红色实践
支持学生结合既有的能够符合本主题活动方向及内容要求
的实践经历,通过创新发展,并以新的实践成果形式及内容丰富
本主题活动。
三、活动形式
以个人、团队、团支部、院系等为基本单元,就近、就便开
展实践活动,团队学生人数不应超过 10 人,(联合指导时)教
师人数不超过 2 人。支持“云组队”“云实践”,团队学生可以
部分实地实践,部分远程参与、分享、承担实践任务。可依托网
络、电话等开展红色人物走访、倾听红色故事,通过权威渠道、
合规途径获取、发布相关活动咨询。
四、活动时间
(一)从 2 月 3 日起
,各院(系)自媒体、校园相关媒介平
台择机报道、宣传、交流,各院系“红色”活动(需通过 QQ 群
“媒体中心”提交相关素材)。
(二)2 月 4 号-2 月 19 日,
各院系发布通知,学生以个人
或者团队形式进行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三)
2 月 20 号-2 月 25 日,
各院系团支部要通过云主题团
日活动、座谈会、宣讲会、选拔赛等形式交流展示班内学生的实
践成果。
(四)2 月 25 号-2 月 27 日,
各院系团总支通过线上线下召
开本院系的寒假社会实践“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的总
结交流大会(全院系学生参加)。
(五)2 月 28 日,
参加河北省挑战杯专项活动的团队上交
五分钟视频以及调研报告 5000-10000 字,以院系为单位发到团
委邮箱(tssftuanwei@163.com).
五、作品要求
要求每个学生上交:短视频时长 3-5 分钟以内、照片 5 张以
及总结材料不少于 1000 字。
注意:
(一)
应避免简单性叙述实践过程,着意于对红色精神的阐
述、实践过程的收获以及对党的情感认同,致力于能使同龄人引
起共鸣、共同教育、共同成长,鼓励围绕红色故事、红色人物深
度挖掘,形成有温度、易传播的视频。
(二)视频拍摄要求:
横向拍摄!视频格式: MP4,分别提
交两个视频版本,分辨率分别为: 1280*720、1920*1080。
(三)相关材料内容须真实
,不得抄袭他人作品,弄虚作假。
六、评审推报
各院系的寒假社会实践“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总
结材料(按照公文格式上交,字数不少于 2500 字),并在全校
集中展示。
校团委将对各团队实践成果进行评审,设置优秀实践成果一
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并择优推荐参加河北省“挑战杯”红色
专项活动。
(一)红色专项优秀团支部评价指标
团支部实践成果的获奖数量,团支部学生参与人数,参加活
动学生占团支部学生比例等。
(二)院(系)优秀组织奖评价指标
参加活动学生人数,参加活动学生占院(系)学生比例,上
报校级优秀实践成果数量,以及媒介宣传力、影响力,本次获奖
团队、支部、优秀组织奖将在大型活动中进行颁发。
(三)其他相关要求
参加省赛的团队作品需要提交时长 5 分钟的视频以及 8000 字
调研报告。全部材料上交时间为 3 月 4 日。
共青团唐山师范学院委员会
2021 年 2 月 1 日
附:
相关格式要求
(一)文稿
文稿用纸采用A4型纸。页边距上下左右边距分别为37毫米、
35 毫米、28 毫米、26 毫米。
标题:一般用 2 号方正小标宋体字,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
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
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
正文:一般用 3 号仿宋体字,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
格。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一、”“(一)”“1.”“(1)”
标注;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
用仿宋体字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