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团字【2018】14号关于共青团唐山师范学院委员会文件

时间:2018年10月26日 00:00 点击数:

关于组织2019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各系团总支、教育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深化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营造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集中检阅学生创新创业成果,校团委决定组织开展2019年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校内作品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目的
   为了更好的激发我校青年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热情,增强我校青年学生追求真理崇尚科学锐意创新的精神,提升我校参加2019年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参赛作品竞争力,全面推动我校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研和创新方面有作为、有潜力的青年学生。
二、竞赛宗旨
   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竞赛组织
主办单位:共青团唐山师范学院委员会
协办单位: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
四、竞赛细则
 1. 竞赛时间
2018年10月-2018年12月
2. 参赛对象
凡我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均可以组建团队或以个人的形式报名。
3. 组队要求
由学生自主组成优势互补的团队参加,团队人数不得超过6人,其中主力队员不少于3名。每个团队可聘请1-3名指导老师。
4. 竞赛内容
参赛课题必须要有现实意义,符合社会需求,应多关注社会、民生、人文等热点问题。竞赛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主要是涉及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论文。自然科学论文的作者仅限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的作品不在此列。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
 (3)科技发明制作
    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小,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
 5. 参赛要求
 (1)参赛作品可以是近年来我校学生完成的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2)参赛作品可分为个人和集体申报作品。个人申报作品,申报者必须承担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作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申报集体作品除填写集体作品名称外,还要注明一位同学为集体项目的代表,集体作者必须均是学生。参赛作品的指导教师原则上自己聘请。
 (3)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等不在报名范围之列。
五、竞赛评奖
   校内选拔赛将评出优秀作品,并为优秀作品颁发获奖证书。届时将根据参赛作品的数量,作品获奖的数量与等级,参赛的学生人数等情况评出优秀组织奖。
   通过学校决赛最终评审的部分参赛作品,将推荐参加2019年的河北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2019年河北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的作品推荐参加2019年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六、竞赛日程
(1)宣传阶段(2018年10月10日-2018年10月26日
   学校团委将通过展板、海报、条幅、网站、广播等形式宣传大赛。
(2)初赛阶段:(2018年10月26日-11月16日)
   作品以参赛选手在征稿期限内上交的申报书为准,各参赛团队以系(院)为单位上报申报书(见附件1),并填写项目汇总表(见附件2),于11月16日前,将申报书及各系项目汇总表提交到校团委。校团委将邀请专业老师对申报作品进行初评,选拔出优秀作品。 
(3)复赛准备评审阶段:(2018年11月19日-2018年12月7日
    所有参加复赛的作品在此期间认真准备作品材料,并于2018年12月7日前将参赛作品以系别为单位上交到校团委。作品以参赛选手在征稿期限内上交的书面作品为准,学校团委按照大赛组委会和评委会制定的评分标准邀请专家教授对作品量化评分。经评委会评选,评出参赛团队进入决赛。
(4)决赛答辩评审阶段:(2018年12月10日-12月30
    参加决赛的代表队制作PPT参加决赛公开答辩,采取代表队公开介绍情况,专家评委当场评分的方式,最终评出各队得分。
(5)修改上报阶段(2019年2月-4月
    根据决赛评审结果确定代表我校参加河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参赛作品。对部分作品进行信息跟踪和技术支持,提出修改意见,指导备战省级比赛。 
七、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举办“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各单位要建立由主要领导、团总支(分团委)书记、各辅导员为主体的组织协调机构,原则上由各系(院)团总支(分团委)书记负责此次竞赛的组织和申报工作。各单位要在继承和发扬原有“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举办多年来形成的有效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各自实际,切实抓好大赛的组织工作。
   2.深入发动,精心组织。各单位要充分运用各种形式的媒体手段,设计专门机构,发布竞赛消息,接受学生咨询,进行广泛动员,使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参与到竞赛中来。要坚决杜绝以科研作品或申报作品舞弊现象,如有发现将严肃处理。要突出竞赛的学术性和普遍性,要坚持选拔与培养并重的原则,帮助参赛学生提高科研能力,有条件的单位要对重点项目在经费和指导力量上给予大力支持。
   3.坚持宗旨,完善机制。各单位要坚持育人宗旨,把人才培养作为“挑战杯”竞赛的首要目标,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有条件的单位要制定学生参与学术科技活动奖励办法,更好地扶持、激励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要制定设立指导教师人才库,将指导教师的工作计入教学工作量;
   4.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各单位要在师生中积极宣传本次大赛,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地做好竞赛的宣传工作,使本次大赛在全体老师和学生中产生更为广泛、深远的影响。要广泛宣传竞赛中涌现的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引导和激励更多高校学生积极投身学术科技创新实践。
八、其他要求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本次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竟赛,充分认识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竟赛的重要意义,积极组织和发动本单位学生参与,将本次竞赛与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等工作相结合,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学生参加本次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形成竞赛的群众基础。要加强对学生科研创新的指导,动员本单位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参赛。为了使评审工作顺利进行,要认真指导参赛团队在报送作品时严格按照规定的作品报送格式和时间安排进行推报(具体格式要求及相关信息请上学校团委网站查阅或向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咨询)。
附件1:2019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作品申报书
附件2:2019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各系作品汇总表
附件3:2019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作品撰写格式要求
附件4:2019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评分细则
                     共青团唐山师范学院委员会
2018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