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团市委、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科技局、科协,省各直属团委,各高校团委、学生会: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中央有关指示精神,适应大学生创业发展的形势需要,按照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赛事要求,在原有“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基础上,共青团河北省委、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省科协、省学联决定,自2014年起共同组织开展“创青春”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名称
“创青春”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
二、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中国梦,创业梦,我的梦”为主题,以增强大学生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为重点,以深化大学生创业实践为导向,着力打造权威性高、影响面广、带动力大的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
作为我省“中国梦·我的创新梦”、“中国梦·我的创业梦”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以此项赛事为带动,将大学生的创业梦与中国梦相结合,打造深入持久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将激发创业与促进就业有机结合,打造整合资源服务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工作体系与特色阵地;将创业引导与立德树人有机结合,打造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有形工作平台。
三、参与单位
主办单位:共青团河北省委、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省科协、省学联、邯郸市政府
承办单位:河北工程大学、共青团邯郸市委
四、组织机构
大赛设立河北省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组委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的有关领导及负责人组成,负责大赛各项工作的组织开展。省组委会秘书处设在团省委学校部,负责大赛的日常事务。(以上组织机构名单见附件1)
大赛设立河北省指导委员会,由省组委会邀请享有较高知名度并关注青年创业的经济学者、企业家、风险投资界和新闻媒体界等人士担任成员。
大赛设立河北省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省评委会”),由省组委会聘请非高校的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风险投资界认识、青年创业典型等组成,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工作。
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比赛的组织开展、项目评审等相关工作。
五、大赛内容
(一)3项主体赛事: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挑战赛、公益创业赛。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此项赛事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以商业计划书评审、现场答辩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
创业实践挑战赛。此项赛事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或毕业未满5年的高校毕业生,且已投入实际创业3个月以上,以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
公益创业赛。此项赛事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以创办非盈利性质社会组织的计划和实践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
以上3项主体赛事项目申报标准等详见附件2。有关具体安排将另行通过书面通知,团省委、省学联等网站进行公布。
六、推进步骤
大赛的3项赛事分为项目申报、复评决赛和作品推报三个阶段进行。
(一)2014年4月,项目申报。各参赛高校按章程规定,对大赛下设的3项主体 赛事申报作品进行资格审查,择优推出各校参赛作品,并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官方网站(http://www.chuangqingchun.net)进行校级报备和申报,向省组委会进行报备和申报。在3项主体赛事中,省组委会不接受个人申报。
其中,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实行项目分类申报,即分为已创业和未创业两类(具体标准详见附件2)。各高校在申报项目时,两类项目的比例不作限制。省评委会将在复评决赛阶段,针对两类项目实行相同的评审规则。
具体事宜届时参见团省委、省学联等官方网站。
(二)2014年5月,复评决赛。省组委会汇总经校级审查通过后的参赛项目,组织专家初评、复评;5月底,举行省级决赛并对获奖单位及个人进行表彰。复评决赛阶段具体事宜届时将另行通知。
(三)2014年6月,作品申报。省组委会选出若干优秀项目,对项目申报表及相关材料的填写情况进行把关,按照统一要求,报送至全国组委会办公室。
七、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举办“创青春”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是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促进高校学生创业工作重要指示要求,推进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创业实践,实现“全民创业”的有力举措,对于引导和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各地市、各高校要在继承和发展原有的“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举办多年来形成的有效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各自实际,切实抓好大赛的组织工作。
(二)建章立制,把握导向。根据全国组委会拟定的《“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章程》,省组委会拟定了《“创青春”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章程》。各地市、各高校要结合大赛的新改革、新要求,进一步做好机制建设工作;注重与原有“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衔接和延伸。鼓励各地市、各高校依托大赛平台建立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完善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体系,注重引入风险投资和联合社会有关方面为大赛提供资源、资源、智力等方面支持,努力推动参赛项目的成果转化。
(三)广泛动员,密切配合。大赛开展时间长、内容多、任务重,各个阶段又各有侧重。各团市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科协要密切配合,加强协调,切实做好大赛各项工作。各高校要广泛动员,认真选拔,既要保障参赛项目质量,也要扩大和提升大赛的参与面、受益面、影响力,努力为实现大赛的目标发挥积极作用、提供有力保障。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地市、各高校要将大赛宣传作为工作重点,摆上日程,列入计划。一方面借助电视、报刊杂志、广播等传统媒体,另一方面注重运用互联网、手机等媒体手段,在学生中和社会上营造关注、理解、支持大学生投身创业的社会氛围,同时提升赛事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传播力,为大学生创业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团省委学校部
联 系 人:问望强 鲍敬敬
联系电话:0311—87903819 87902343
传 真:0311—87907313
电子邮箱:hbchuangqingchun@163.com
地 址: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西路53号
邮 编:050051
邯郸团市委
联 系 人:乔巍
联系电话:13703100865 0310-3113612
传 真:0310-3015686
电子邮箱:hdsgw@163.com
地 址:邯郸市人民路178号
邮 编:056002
河北工程大学团委
联 系 人:黎铮
联系电话:0310-8579737 13703108260
传 真:0310-8579208
电子邮箱:gongchengtzb@sina.com
地 址:河北省邯郸市光明南大街199号
邮 编:056038
附件1:2014年“创青春”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组委会人员名单
附件2:“创青春”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章程
共青团河北省委 河北省教育厅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河北省学生联合会
2014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