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三支花”是河北省唐山地区三种主要的文艺形式,即评剧,皮影,乐亭大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外有广泛的影响。但由于近年来经费紧张、演出市场低迷等问题,“三支花”“开放”越来越困难。为此,我校团委特成立了“冀东三支花”观察实践团。7月7日,唐山师范学院“冀东三支花”观察实践团踏上寻访“冀东三支花”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道路,希望尽有限的努力找到传承“冀东三支花”可行的办法。
7月8日,社会实践小组来到丰润评剧团,正好评剧团在一个村里给老人祝寿演出。在村大队临时腾出的房间里,所有要演出的演员都在紧锣密鼓的化妆准备。剧团主要演员杨晶晶女士一边对着镜子给自己上妆一边说:“我是1987年进的团,到现在已经三十年了。”说到自己的事业,这名女士既自豪又无奈,跟流行歌手和现在的小鲜肉明星不一样,“戏曲演员不容易顶替,需要真功夫。近几年剧团一直在走下坡路,这是戏剧人的悲哀,戏剧人少了,看的人也更少了。”活动第三天,我们来到了唐山市艺术学校。在政府免收学费的政策支持下,艺术学校2010年重办开设四年制,主要开设为评剧专业班、皮影专业班和乐亭大鼓专业班。唐山市艺术学校校长范丽娜在开会后临时与小队开会讲道:“传承弘扬我们唐山地区特色文化,培养接班人。因为现在唐山三支花后备人才太缺乏,唐山最著名的两位评剧名角张智霖和罗慧琴老师是梅花奖获得者,四十多岁将近五十多岁了,新一辈的青年人太少了,所以我们觉得我们有这个义务,有这个责任必须抢救性的保护和薪火相传的责任。”因为评剧专业比较特殊,一个孩子有时需要五个老师教一个学生,所以老师付出的心血更多。
“资金制约,教师资源,学生支持,招生困难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范校长无奈的笑笑。但困难归困难,在“三支花”方面取得的成绩也相当乐观。为了孩子更大的发展,10届的学生跟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进行了深度的合作也是受到唐山市艺术学校的启发开了评剧大专班,开了评剧人才上大专的先河,免收学费。目前校内有两个孩子被中国评剧院录取,是最专业、最顶级的院校,还有的学生到了天津评剧院。
对此现状,实践小队思考:“让‘三支花’走进大学校园,除了高雅艺术进校园这样的活动,是不是也可以在我们这些院校开设这样的班,让大学也出这样的一把力?”许主任笑着表示:“这个问题我们今天早上刚讨论过,但是我认为戏曲和你们这些院校是泾渭分明的两条线,是靠不到一起捏不到一起的。”专业戏曲有自己的独特性,“八十年代末有了艺术高考,进入阵痛期不景气,择业这条路萎缩,所以主要面对高考。戏曲跟师范不同,戏曲类的传承不是师范出来的老师能教的,传授的是演员,国戏里有这些情况,学的不是特别好,但是有能力在专业院校教基本功。”
我们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在学好课业知识的同时,也会努力找到传承“冀东三支花”可行的办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