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2017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时间:2016年10月20日 00:00 点击数:

各系团总支、教育学院分团委:
    为了提高广大大学生创新意识,增强科研能力,营造校园科技创新文化氛围,也为了选拔优秀作品参加2017年第十五届“挑战杯”河北省和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学校决定举办“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科技竞赛校内作品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目的
    引导和激励我校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勤奋学习、锐意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加假期社会实践的素养和能力,促进我校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发展。
二、竞赛宗旨
    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文化、营造创新环境、倡导创业理念
三、竞赛组织
    主办单位:共青团唐山师范学院委员会
四、竞赛细则
    1. 竞赛时间
2016年11月-2017年4月
    2. 参赛对象
凡我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均可以组建团队或以个人的形式报名。
    3. 组队
由学生自主组成优势互补的团队参加,团队人数不得超过6人,其中主力队员3名,可设置1名预备队员。由不同学历的学生组队,按最高学历划分组别。每个团队可聘请1名指导老师。
    4. 竞赛内容
参赛课题必须要有现实意义,符合社会需求,应多关注社会、民生等热点问题。竞赛内容分为三个方面: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主要是涉及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论文。自然科学论文的作者仅限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的作品不在此列。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
    (3)科技发明制作
    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小,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
    5. 参赛要求
   (1)参赛作品可以是近年来我校学生完成的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2)参赛作品可分为个人和集体申报作品。个人申报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作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申报集体作品除填写集体作品名称外,还要注明一位同学为集体项目的代表,集体作者必须均是学生。参赛作品的指导教师原则上自己聘请。
   (3)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等不在报名范围之列。
五、竞赛评奖
    校内选拔赛将评出优秀作品,并为优秀作品颁发获奖证书。届时将根据参赛作品的数量,作品获奖的数量与等级,参赛的学生人数等情况评出优秀组织奖。
通过学校决赛最终评审的部分参赛作品,将推荐参加2017年的河北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河北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竟赛特等奖的作品推荐参加2017年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六、竞赛日程
   (1)宣传和报名阶段:(2016年12月10日-2016年12月28日)
学校团委将通过展板、海报、条幅、网站、广播等形式宣传大赛。有意向参与者请认真填写报名表(附件1),提交到各系团总支,报名截止日期12月28日。
   (2)初赛阶段:(2016年12月29日-12月31日)作品以参赛选手在征稿期限内上交的报名表为准,各参赛团队以系为单位,请各系团总支整理好各系的报名表(见附件1),于12月28日前,将报名表提交到团委办公室。校团委将邀请专业老师对申报作品进行初评,选拔出优秀作品。
   (3)复赛准备评审阶段:(2017年2月22日-2017年2月26日)
    所有参加复赛的作品在假期认真准备作品材料,并于2017年2月21日前将申报书与参赛作品以系别为单位上交到团委办公室(附件2)。作品以参赛选手在征稿期限内上交的书面作品为准,学校团委按照大赛组委会和评委会制定的评分标准邀请专家教授对作品量化评分。经评委会评选,评出参赛团队进入决赛。
   (4)决赛答辩评审阶段:(2017 年3月10日-3月20日)
    参加决赛的代表队制作PPT参加决赛公开答辩,采取代表队公开介绍情况,专家评委当场评分的方式,最终评出各队得分。
   (5)修改上报阶段(2017年4月)
    根据决赛评审结果确定代表我校参加河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参赛作品。对部分作品进行信息跟踪和技术支持,提出修改意见,指导备战省级比赛。            
七、相关要求
    各系要高度重视本次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竟赛,充分认识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竟赛的重要意义,积极组织和发动本单位学生参与,将本次竞赛与寒假社会实践相结合,使更多的学生参加本次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形成竞赛的群众基础。参赛学生的任务要确保完成;要对本届竞赛进行广泛的宣传,为竞赛的开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加强对学生创新的指导,动员本单位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参赛,帮助确定负责人。为了使评审工作顺利进行,应认真指导参赛团队在报送作品时严格按照规定的作品报送格式进行。具体格式要求及相关信息请上学校团委网站查阅或到校团委办公室咨询。
                      

                     共青团唐山师范学院委员会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