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情聚焦

    团情聚焦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唐山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探索“非遗+教育”融合新路径

    日期: 2025年10月21日 19:55

    浏览次数:

    当千年皮影艺术走进大学课堂,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的生动实践正在唐山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悄然展开。近日,学院特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山皮影代表性传承人周学军走进校园,通过“理论+观摩+实践”三位一体的活动设计,探索出一条文化传承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育人新路径。

    活动伊始,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在学院举行。周学军馆长以自身数十年的皮影艺术实践为引,与师生展开深度对话。他从皮影的历史源流与地域特色讲起,逐步讲解其制作工艺,并结合当代创新案例,生动阐释皮影艺术的现代价值。师生们在聆听中不仅厘清了非遗的发展脉络,更深刻感受到传统技艺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与匠人精神。

    在参观环节,周馆长带领师生步入展区,近距离观摩皮影展品。他逐一讲解作品的题材来源、艺术风格与文化寓意。从经典角色到现代创意,每一件皮影都成为一部“可观看的文史教材”,让师生在近距离观赏中深化了对非遗艺术的认知。

    随后,教育学院“知行大讲堂”再度邀请周学军先生举办“光影匠心,非遗绝唱——唐山皮影的千年传承”主题讲座,带领师生沉浸于皮影的光影叙事之中。活动中,师生共同观看了《五锋会》《梁红玉击鼓战金兵》《鹤与龟》等经典剧目的影像资料。周老师结合视频内容,对剧情背景、角色特点及唱腔艺术进行了细致讲解。大家随剧情起伏,为忠义之举感动,为智勇之行振奋,亦在诙谐片段中会心一笑,透过屏幕依然深切感受到了皮影艺术的叙事魅力与精神内涵。在互动环节,学生们亲手执杆操控皮影,体验“光影造梦”的技艺魅力。从观看到参与,从了解到动手,同学们不仅增强了对非遗的感性认知,更在实践之中萌生了传承文化的责任与自觉。

    一方白幕,一盏明灯,数尺绢人,皮影戏在唱念做打间演绎千年故事,于方寸舞台上传递民族精神。本次活动在学子心中播下文化传承的种子。“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唐山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党委书记贾长胜表示,将非遗传承人请进大学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文化战略的必然要求。活动的深层价值在于探索如何将中华美学精神与哲学思想,系统性地融入未来教师的培养过程,从而通过他们影响一代代青少年,最终为提升全民族文化素养、赓续中华文脉注入源头活水。未来,唐山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构建“文化传承+专业教育”的育人新范式,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教育力量。

    地址: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建设北路156号   

    邮编:063000   

    电话:0315-3863089

    ©版权所有:共青团唐山师范学院委员会   

    ICP备案: 冀ICP备05002815号-1     公安备案: 13020302000780

    微信公众号

    抖音号